全媒體記者 周鍇 余子威 張麗 王世翠 通訊員 王秀玲 張赟 陳紅梅 楊廷全
近年來,襄陽著力推進職業院校“雙高”“雙優”創建工作,致力于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同時積極打破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壁壘,開展職普融通試點,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選擇,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愿望,搭建學生成長成才的“立交橋”,讓學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
目前,全市擁有高等職業院校3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所、技工院校4所,在校學生8萬余人。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有的成為“荊楚工匠”、企業骨干,有的被本科院校錄取、考取碩士研究生甚至攻讀博士,活出了十分精彩的人生。
3月24日上午,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大樓內,智能網聯汽車實訓平臺上,金屬碰撞聲與數據指令聲交織。該校新能源汽車學院智能網聯汽車專業2023級學生孫婉秋站在搭載激光雷達的測試車前,手持高精度標定儀器,與團隊默契配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裝調與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實戰演練。
Bsports必一體育
“傳感器是智能網聯汽車的‘神經網絡’,必須確保每一個‘神經元’都達到最佳工作狀態。”孫婉秋說,她將參加下個月舉辦的全校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參賽項目為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裝調與測試。
技能大賽、科技節、汽車文化節……去年,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職教周活動,126個賽項涵蓋學校7個專業群29個專業,不少學子一展所長,收獲滿滿。
去年,襄陽市以“一技在手,一生無憂”為主題,組織開展全市職業教育活動周系列活動,20所中職學校的25082名學生、2267名教師參與其中,學生參與率達98%。84家企業也來到現場,活動總人數達到3.9萬人。
鏡頭轉向湖北省工業建筑學校,裝配式施工專業學生謝詩童正在上法規課。他正在備戰今年的技能高考,“我想報考湖北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專業,通過進一步學習,練就高超技能,為城市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去年10月,謝詩童和同校學生昝衡、史新翔、李恩賜代表襄陽市參加由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35個部委主辦的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在中職組資源與環境賽道“工程測量”賽項中,他們與來自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8個參賽隊伍、268名選手同臺競技,最終摘得全國金獎。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就”,積極舉辦校級、市級技能大賽,并組織人員參加湖北省和國家級職業學校技能大賽。2024年,我市12所職業學校組隊參加15個賽項,榮獲一等獎11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36個。
聶琰琪原是襄陽二中的一名學生,文化課成績欠佳,升學壓力大。高二下學期,聶琰琪轉入襄城職高,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熟練掌握了機械技能。2023年,聶琰琪在技能高考中取得656分的成績,位列全省機械專業第二,被荊楚理工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錄取。
Bsports必一體育
襄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研究室主任楊勝先介紹,為推動高中階段育人模式改革,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自2022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職普融通試點,探索普通高中向職業高中橫向融通的路徑。
各試點學校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基礎文化課程中融入職業教育內容,探索師資共享、教學教研、信息化資源交流等合作,形成職普融合發展格局,著力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多升學機會。楊勝先還提到,試點結對校可以根據各自師資優勢,建立跨校走教機制,定期開展聯合教研、課題研究和教學交流活動,探索職普融通教師互動模式。
2023年,我市首批職普融通試點班67名學生參加全省技能高考,本科過線%。其中,襄城職高職普融通班26名學生中,16人過本科線%。
襄城職高副校長劉杰稱,因中考分數太低沒能考上普通高中,或者在普通高中不適應而選擇職普融通班的學子,同樣能通過其他賽道上本科。
黃金濤中考成績344分,未達到普通高中錄取線,后就讀于襄陽市護士學校。起初,黃金濤認為自己被迫選擇護理專業。入學后,班主任和老師們主動與他交流,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告知他中職生同樣可以考取本科,且男護士就業優勢明顯。隨著學習的深入,黃金濤對護理專業的認知逐漸改變,明確目標后,制訂了嚴格的學習計劃,日常生活和學習安排得井然有序。2022年,黃金濤在襄陽市中職學校護理技能大賽中斬獲一等獎,被推薦參加湖北省護理技能大賽。盡管訓練枯燥艱辛,但他默默堅持,在老師的專業指導和心理疏導下,不斷調整心態、打磨操作細節。最終,在2022年度湖北省護理技能大賽(中職組)中,他勇奪第一名。
“與其抱怨人生,不如提燈前行。”在2023年技能高考中,黃金濤取得653分的好成績,位列全省護理類技能高考第一,被湖北醫藥學院錄取。
“當年在理發店打工時,我根本想不到自己后來能考取研究生。”襄陽市護士學校畢業生顏燕虹笑著說。2013年,初中畢業的她南下廣東,在理發店當學徒。憑借頑強的拼搏和堅韌的意志,她在十年間完成“四連跳”:從理發店學徒考入襄陽市護士學校,后升入武漢民政職業學院、荊楚理工學院,去年被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錄取為碩士研究生。“莫為未來不定而憂愁,每日皆新,有目標就勇往直前,竭盡全力。”顏燕虹說,“未來若有機會,我還想讀博士。”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2014屆畢業生陳博文,在面臨加工精度0.005mm電極的任務時,連續努力8天,經過16次銑削試驗,終于按精度要求加工出電極。該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畢業生王彪,僅用9年時間就參與撰寫48個專利申請文件,其中32個獲授權。
潘志強是襄陽科技職業學院2016屆優秀畢業生。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獲人社部“技能雛鷹”獎學金、“華中數控杯”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湖北省選拔賽數控車項目第一名、湖北省首屆技能大賽數控車項目第二名,還在《中國大能手》第二季“數控刀客”決賽中獲全國第四名。畢業后,他考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從技校生成長為博士生。
技能成才,匠心筑夢。這些人的故事,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學子在職業教育的道路上追尋并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