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面對這個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基于投資實踐給出了這樣的觀察:“那些規模在千萬到億元級別的企業,在2023年開辟了出海業務的,其在過去一年半內,營收規模及盈利水平的增長都多多少少超出了我們和團隊自身的預期。”
李豐將這類企業劃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產品巧妙融合了國內制造業鏈條和科技鏈條的雙重優勢,比如內置了傳感器、芯片、電機的新型樂器和醫療器械等;另一類是用科技加上硬件產業鏈把既有的產品重新做了一遍,比如掃地機器人、割草、AI眼鏡、AI耳機等。
Bsports必一體育
以掃地為例,這個頗具代表性的品類近年來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IDC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掃地機器人銷量達2060.3萬臺,較2022年的1852萬臺實現11.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市場規模從78億美元擴張至93.1億美元,增幅高達19.4%。
市場快速擴容的同時,行業加速向頭部集中。IDC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市場份額前五的品牌已占據超60%的市場份額,其中中國品牌占據四席。
這種競爭格局在近期兩家頭部上市公司財報中可見一斑:科沃斯2024年營收165.42億元,同比增長6.71%;石頭科技正式躋身“百億俱樂部”,實現營收119.45億元,同比大增38.03%。然而,亮眼數據背后,兩家公司在財報中均著重提到了“行業競爭持續加劇”這一現狀。
這個滲透率尚不足15%的新興市場,早已演變成消費電子領域競爭最慘烈的修羅場之一。“內卷”之下,清潔巨頭們也在各自尋路突圍。
“相較于其他品類,掃地機的創新力是最強的。”2024年8月,創始人錢東奇在直播間曾這樣表示。
作為一款新興的消費家電,掃地機器人在過去幾年里經歷了快速的進化,甚至一度成為了科技創新的代名詞。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受國內廠商激烈競爭的推動,尤其是三次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從LDS激光雷達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到多功能基站的快速普及,再到掃拖一體方案的革命性突破,這些創新一步步推動掃地機器人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行業數據印證了這一品類的強勁表現。作為智能清潔行業市場份額最大的品類,2024年,掃地機器人行業強勢回歸增長。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清潔電器行業銷售額423億元,同比增長24.4%,零售量3035萬臺,同比增長22.8%;同期掃地機器人規模達到了193.6億元,銷額同比增長41.1%,均價同比仍有提升,增長7.2%。
在財報披露,2024年,公司通過T30、T50和X8三大新品系列的矩陣,實現了技術突破與市場回報的良性循環。特別是旗艦款X8系列洗地機器人,憑借行業首創的滾筒恒壓活洗功能,成功助力公司鞏固并擴大在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記者查詢發現,科沃斯地寶X8系列于2024年9月在國內發售,起售價5499元。
另一方面,根據的2024年財報表述,該公司將年研發投入占比提升至營收的8.13%,2024年推出的P20 Pro和G20S Ultra等新款掃地機不僅增強了原有基礎功能,還引入了如熱水洗拖布、抹布自清潔、三線結構光以及RRMind GPT智慧交互等創新特性,賦予掃地機多輪對話能力。
與此同時,新興勢力如追覓和云鯨通過差異化創新持續搶占市場份額,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馬太效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云鯨一改過去依靠單一產品線作戰的策略,顯著加快了多品類布局的步伐,全年累計發布了超過10款新產品,其掃地機產品線涵蓋了逍遙系列、J系列、R系列和K系列,價格區間覆蓋1000元至5000元以上;洗地機方面則推出了S系列和F系列,豐富了多個價格段的產品布局。
奧維云網今年1月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掃地機器人行業過去的一年新品層出不窮,從產品的創新層面來看,主要聚焦在清潔智能化、使用場景化、功能完備化。從產品迭代的大邏輯來看,總結主要有三點:第一,優秀功能的滲透提升,比如掃地機器人的機械臂、洗地機的貼邊、吸塵器的自集塵等,涉足品牌越來越多,滲透率逐步提升;第二,聚焦用戶痛點,如毛發防纏繞、熱水洗拖布及高溫烘干等,創新不再盲目,而是更加聚焦用戶痛點;第三,科技,最直接體現AI大模型的加持,AI語音、AI識別、AI避障。”
今年以來,掃地機廠商仍在不斷加快推陳出新的速度。今年1月,率先推出全球首創配備“5軸折疊仿生機械手”的石頭G30 Space探索版,亮相于2025年國際展(CES)。3月,科沃斯發布了首次將洗地機和吸塵器級別的清潔技術搭載在掃地機器人上的雙核旗艦產品——地寶X9 PRO。云鯨則于2025年中國家電及博覽會(下稱“AWE2025”)上首次發布了AI活水履帶洗地機器人逍遙002。幾乎同一時期,追覓也發布了搭載全球首創仿生機械足技術的X50增強系列.......
“現在想選一臺合適的掃地機器人真讓人挑花眼,打開淘寶、京東這些電商平臺一看,光是品牌就有十幾個,每個品牌又有五六種型號。”一位正在選購掃地機器人的消費者向記者吐槽:“從千元入門款到五六千的高端機型都有,功能參數更是五花八門——有的主打超薄機身,有的強調自動集塵及AI智能識別。光是把這些產品對比清楚,就得花上大半天時間。”
顯然,這番“甜蜜的煩惱”恰恰折射出當前掃地機器人行業的競爭態勢——各品牌在導航算法、清潔能力、智能化程度等維度持續加碼,將產品性能“卷”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現在國內的很多企業非常‘內卷’,這種情況必然導致品牌方收入和利潤的下滑,最后就一定會引起上游的內卷。”4月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云鯨智能創始人兼CEO張峻彬如此描述了國內企業面臨的困境。他進一步坦言:“上游內卷意味著核心零部件的成本也得往下降,但上游供應商又沒有辦法不做,但品牌是不得不卷,受當下消費下行的影響,這就是我們目前遇到的其中一個問題。”
相比成立較早的科沃斯與石頭科技,云鯨智能起步稍晚。張峻彬曾師從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李澤湘,根據天眼查的數據,自2016年10月成立以來,云鯨智能已完成了超過10輪融資,得到了包括由李澤湘管理的清水灣基金、字節跳動、紅杉資本、明勢創投和源碼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
4月中旬,云鯨智能完成了1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并同步啟動Pre-IPO輪融資,正式開啟上市征程。彼時,該公司宣布進軍具身智能,并表示此次融資資金將重點將主要用于開發云鯨首款家庭具身智能產品,預計將在兩年內發布,“在智能清潔領域,云鯨將繼續致力于打造我們認為最好的產品,同時,通過具身智能開辟新的增長曲線。”
云鯨智能的戰略選擇,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當前掃地機器人行業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在市場格局重塑的關鍵時期,行業參與者呈現出兩種典型的發展范式:部分企業力求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垂直整合與擴張;而另一些企業則采取橫向多元化戰略,積極向智能家居等新興領域拓展,以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新的利潤增長點。
相比于堅持“精品戰略”、深耕垂直領域的云鯨智能,科沃斯稱得上是生態擴張派代表,延續傳統家電企業一貫的打法,通過“科沃斯”與“添可”兩大品牌多線出擊,并全面布局洗地機、擦窗機、割草機器人等細分品類。
值得一提的是,4月底,科沃斯宣布擬出資不超過2億元參與投資設立蘇州隱峰攬秀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擬投資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而在此前,科沃斯就已對泳池機器人領域的智橙動力、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的因時機器人等進行戰略投資。
石頭科技則是在掃地機器人業務之外,布局洗衣機賽道,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元的首款高端洗烘一體機H1為突破口,正式進軍白電市場。據石頭科技洗衣機BU CEO謝濠鍵2024年11月公開透露,2024年公司在洗衣機領域的研發投入將超4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石頭科技的洗衣機產品矩陣包括H1系列、Z1系列等洗烘一體機,Q1系列、M1系列迷你洗烘一體機,以及Z1 Max系列洗烘套裝。官網數據顯示,其洗衣機產品線元的全價位覆蓋。
從產品矩陣來看,追覓的轉型顯得較為激進。今年3月,追覓宣布成為一家“無邊界的生態企業”,正式進軍大家電領域。隨后在AWE2025上,追覓集中展示了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干衣機、洗碗機、微蒸烤箱及煙灶在內的家電新品類。追覓官方宣稱:“希望大家電產品能成為追覓科技的第二增長曲線,帶來更多業務機會并推動業績增長,并借此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當被問及是否計劃像其他品牌那樣跨界進入大家電領域時,云鯨智能方面在回應記者采訪時稱,公司將拓展新類別,但不會局限于家電賽道,而是更傾向于探索機器人相關方向。
云鯨智能進一步表示:“從企業經營層面來看,規模要做得更大,‘多元化’是必經之路,所以,‘多品類’是云鯨的重要布局之一。但云鯨的‘拓品’會更克制、更謹慎,我們不會盲目拓品,像冰箱、洗衣機這類滲透率達90%以上的家電,云鯨不會涉足,因為我們進去后能做的東西不多;但像機器人這種新的方向,更具創造性和想象力,這是云鯨會去做的賽道,而我們一旦決定要做,便會集中投入資源來做。像具身這個方向,實際上我們從2021年就開始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