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24巴黎車展,廣汽攜旗下六款新能源車型代表作品以及最新技術成果參展,并首次對外發布“歐洲市場計劃”,為歐洲消費者呈現未來出行愿景,展示中國新質生產力出海力量。當匠心邂逅科技,驚艷背后沒有一蹴而就,只有厚積薄發。每一項科技創新成果的涌現,都是向“新”而行的堅實步伐。
當前,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智能駕駛已經成為汽車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的新方向,汽車產品形態和產業生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以“智駕”為核心的龐大產業生態已形成。廣汽集團601238)堅持做智駕的先行者,堅持構建智能網聯核心能力,已累計投入自主研發費用超500億元,構建了“3+2+4”智能網聯研發體系。通過自研,同時布局“多傳感融合”和“無圖純視覺”兩大技術路線。其中具備國內領先水平的L2++城市高階智駕功能,已率先搭載昊鉑GT、昊鉑HT、第二代AION V等多款車型,計劃今年實現城區NDA全國開城。
今年9月,由廣汽集團牽頭的工信部2021年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5G+車聯網”項目 ,順利通過了政府部門組織的項目驗收評審,多項成果具備行業領先優勢。項目從實際需求出發,研發了針對網約車和公交車的V2I交互系統,助力廣州市成為全國首個車聯網常態化運營車輛破萬的城市;首次完整采用“城市-區域-路側”三級云控體系,建立了首個車聯網城市級統一數據平臺,為解決跨域協同困難提供了范例;廣汽研究院綜合路側感知能力與車端決策能力的各自優勢,建立了一套異構數據采信檢測系統,首次將V2X感知到的交通信號燈數據融入L4自動駕駛訓練與運行決策中,并通過系統的監測模塊將信號質量狀態實時反饋給云控平臺,實現了“路采集-車采用-車反饋-路改進”的數據閉環,為車路云一體化數據共生做了前沿性探索。此外,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項目團隊編制并發布了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共11項,申請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共16項。
目前,廣汽自主開發的車云一體化集中計算電子電氣架構“星靈架構”,已在業內率先量產,性能大幅提升。ADiGO SPACE智能座艙系統,構建了“常用常新”和“千人千面”的第三生活空間;同時,廣汽打造了能夠聚合多種AI大模型的基礎平臺,將率先落地廣汽智能語音交互場景。ADiGO Pilot智能駕駛系統將實現L2到L4的覆蓋。其中L3成為全國首批準入試點,L4落地如祺出行示范運營。預計到2025年,廣汽將實現L3量產,2026年使用場景更廣泛的L3+自動駕駛量產,2027年推出面向用戶的L4級自動駕駛,開啟廣汽自動駕駛發展新階段。
廣汽集團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聚焦“雙碳”新能源技術領域持續攻關,自2013年開始圍繞多能源技術進行布局,目前技術已經全面覆蓋EV、PHEV、HEV、REV、FCV等。其中,廣汽第四代混動發動機2.0ATK采用自然吸氣、阿特金森循環技術路線、超高滾流比進氣道、長沖程設計,采用M10火花塞、高能點火、低溫冷卻外部EGR技術、GCCS燃燒控制專利技術和350bar高壓直噴系統,通過協同優化燃油噴射、缸內流動,實現在超高壓縮比和大EGR率下的缸內燃燒過程高效性與清潔性。單缸機指示熱效率超過52.5%,可搭載整車的多缸機有效熱效率超過46%,技術先進性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以氫氣、氨氣為燃料的碳中性燃料發動機研發方面, 實現了多個“第一”:依托靈活燃料發動機技術,自主研發氫發動機,采用缸內氫直噴等早燃爆震抑制技術,有效改善氫發動機異常燃燒,實現高效穩定運行,有效熱效率近45%,與GMC 2.0組成世界首套氫混系統“鉅浪-氫混動系統”,實現碳中和的同時保障強勁的動力輸出,可氫可電,開辟又一條新能源零碳技術路徑,在旗艦車型傳祺E9成功搭載,成為國內第一款搭載氫混系統的車型,整車續航近600公里。
全球首款乘用車氨燃料發動機利用超高能點火技術實現缸內氨燃料可靠點火,功率達120kW,減碳率提升到90%,是廣汽積極探索多能源技術的又一項顛覆性技術。
在 2024 年廣汽科技日上,廣汽推出了全固態電池技術。憑借第三代海綿硅負極技術和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實現了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以上,較當前量產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可輕松實現超1000公里續航。安全性方面,可實現針刺、裁切不失效,耐 200 度熱箱。預計將于 2026 年在昊鉑車型搭載。
新能源汽車時代,以科技感導向的設計變得愈發趨同。如何設計一臺既符合時代潮流,又富有個性與特色的車,是擺在設計師面前的一道挑戰。近年來,廣汽在全球最具人才創新力的地方構建前瞻設計中心,通過吸引當地人才,把全球最頂尖的設計資源為我所用,現已形成了「三國四地」全球化設計網絡。
在2023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發布了概念車ERA。它匯集廣汽三國四地之力共同打造,其中米蘭團隊負責外造型,洛杉磯團隊操刀內造型,而CMF、交互設計、項目管理與執行則由國內團隊完成。它不僅是形態的探索、新的設計觀念的融合,還涉及如何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設計師納入到一個平臺上協同工作。
今年9月,電動汽車設計巨匠、世界知名設計大師Benoit Jacob(葉稟煥)正式加入廣汽,擔任廣汽研究院全球執行設計總監。作為全球汽車設計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他不僅在傳統汽車設計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更通過設計創新推動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10月16日,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Benoit Jacob(葉稟煥)以及廣汽設計歐洲前瞻設計中心總監Stéphane Janin齊聚廣汽米蘭前瞻設計中心,與來自全球各地的主流媒體,共同探討了未來汽車設計的趨勢和挑戰,并全方位深度展現了廣汽全球研發布局的底層邏輯及創新成果。在活動中,張帆首次展示了埃安第二款全球車型的設計圖。這款全新車型凝聚了廣汽設計團隊的智慧與心血,展示了品牌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成果,并即將在廣州車展正式發布,十分值得期待。
隨著未來出行產業技術變革趨勢,廣汽集團也在探索未來立體出行前沿技術,飛行汽車、智能移動服務終端、移動生活艙等關鍵技術研發,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新質生產力不斷形成。
作為推動Robotaxi商業化落地的先行者,廣汽集團旗下企業如祺出行于2022年推出開放式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并成為全球首個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截至去年年底,如祺Robotaxi服務已運營累計20,080小時,覆蓋545個站點,完成450,699公里安全試運營里程,平臺Robotaxi運力達281輛,數量在國內已布局Robotaxi運營的出行平臺中位列第一。目前,如祺Robotaxi已在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提供服務,并于今年9月獲準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提供Robotaxi收費服務,成為唯一一個Robotaxi服務進駐南沙、前海、橫琴三大粵港澳合作平臺的出行企業。
在飛行汽車產品方面,廣汽集團目前正在同時開發多旋翼飛行汽車和復合翼飛行汽車。其中,GOVE多旋翼飛行汽車主要應用場景是城市內短途出行,GOVE復合翼飛行汽車主要應用場景為城際長距離出行。計劃到2027年推出示范運行方案,在粵港澳大灣區內2-3座城市打造城際立體出行樣板,助力在2027年實現“1小時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目前,廣汽集團以滿足未來立體出行及智慧移動生活需求為驅動,打造“多元站點—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鏈條立體出行服務。多旋翼和混合翼兩個構型系列覆蓋長途和中短途出行,聯合地面Robotaxi智能網聯車出行,形成地面經濟高度協同的低空經濟服務新模式。
廣汽集團將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堅定不移加速推動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以新技術、新服務、新業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企業,為人類美好移動生活持續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