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工業裝配及傳輸技術設備展覽會/中國國際智能工廠及自動化技術展覽會
烈日當空,盛宴不息。8月1日,為期三天的2024北京國際智能工廠及自動化與工業裝配展覽會在中國國際…
2024北京國際智能工廠及自動化與工業裝配展覽會作為行業重要的展示交流平臺,將于2024年8月1-3日亮…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0.3%;1-5月份,…
5月份,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全國工業生產保…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增長6.1%,其中機電產品占出…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解讀5月份工業生產數據。5月份,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
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熱詞,而作為加快實現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新型工業化的關注度也再次升級。今…
近期,多地發布新一輪政策,在加大資金支持、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要素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加快推動…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2024年8月1日至3日,第十三屆北京國際智能工廠及自動化與工業裝配展覽會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X平臺Tesla(特斯拉)官方賬號發布了一個帖子宣稱,特斯拉已在工廠中部署了兩個Optimus(擎天柱)…
6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5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
近日,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安徽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征求意見…
隨著人力成本的上漲,傳統制造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企業唯有削減成本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回報。
近年來,多關節類型工業機器人已大量應用于制造業,進行焊接、組裝、打磨、檢測、包裝等工作。伴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突破發展,移動機器人開始快速興起,這些具有自主導航能力的移動平臺可以到達工廠的每一個角落,輕松完成各種物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搬運任務,并大幅降低了企業人力成本的投入。
在制造業的車間里,物料和產品的搬運是十分常見的工作,完成一項生產任務可能需要大量的貨物流轉,這些工作如果采用人力搬運,不僅效率低下,影響交付時間,且容易造成人員損傷。特別對于年輕一代來說,更不愿意從事這種低端、無聊且低收入的工作,甚至可能產生不良的情緒。
相比于傳統人力,移動機器人具有更低的成本。目前,好一點的移動機器人價格大概在20-30萬之間,而招一個普工每年需要支付8萬的薪酬,按兩班倒來計算就是16萬,那么使用移動機器人搬運的話,不到兩年時間就能拿回成本。而隨著國內核心零部件的不斷突破,機器人產品的成本在大幅下降,使用機器人將比人力更劃算。
此外,在柔性化方面,移動機器人比傳統的搬運設備更靈活。新一代移動機器人采用激光SLAM導航方式,具有自主避障的功能,不需要鋪設固定的導軌或者磁條。這樣,就省掉了部署時的許多麻煩,特別是在變更工藝時,只需要在機器人內部重新構建地圖和規劃路線即可,從而進一步節省工廠部署的成本。
目前,移動機器人在制造環節主要用于生產物料的搬運,包括從倉庫到生產線的上料,生產線到生產線之間的殘次品流轉,還有半成品的測試和檢驗,以及進行成品的搬運等等。移動機器人的使用不只是為了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更是順應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使工廠滿足工業4.0模式下,對設備連網、監測和分析等訴求。
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聯盟與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將于CMR產業聯盟年會聯合出版《中國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經典案例匯編及技術發展論文集(2021版)》
該合集甄選了31家企業31個經典案例,涵蓋了汽車汽配、工程機械、第三方物流、3C電子、醫藥醫療等眾多行業,無論是產品的創新度還是技術實力都有較高的代表性,是中國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經典之作,具體入選案例名錄如下:
在高速運行的生產流水線上,任何一個工位的延遲都會影響整條線的效率,所以,生產管理者必需保證各個生產環節物料高效和穩定的供應。目前移動機器人速度能達到每秒2米,能夠提供高效的物料輸送。而在工業4.0的模式下,生產線可能要頻繁變換產品的種類,柔性化的生產線是必備的,移動機器人能夠自主規劃,實現點對點的搬運,其在柔性化制造業中的場景將發揮極大的作用。
目前,移動機器人在車間中的應用場景有好幾種。首先是料車搬運,例如移動機器人將配料運輸到庫區進行存放,或者送到集配區進行人工或者自動分揀,然后拉到上料點進行待命,整個過程在監控下進行,運營者可以靈活調整和優化設備運行路徑,以達到更高的使用效率。
人口紅利消失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傳統制造業將失去優勢,而基于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下的智能制造模式將是未來工廠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快速變化市場的需求,傳統工廠必需向智能工廠轉型,進一步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和柔性化,以達到靈活處理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任務,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生產線的效益最大化。
未來的工廠會大量使用機器人,但并不完全是機器換人,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人化的生產線還是難以實現的。所以,人機協作將是未來制造業的大方向,機器人將協作工作人員更好地完成生產任務。
此外,工業4.0模式將成為未來制造的主流,該模式包括了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機器人等多項技術。而作為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機器人正朝著高速度、高精度、更開放、柔性化及智能的方向提升,未來將能更好地融入智能化的生產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