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世界,智創未來。2024傳感器大會將于12月1日-12月2日在鄭州舉辦。
大會以“立足中原、輻射中國、引領國際”為理念,國內外院士、專家、學者將齊聚鄭州,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共同探討傳感器領域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共話未來全球傳感器產業發展新篇章。
今年這屆傳感領域盛會將邀請哪些院士專家列席?記者為你提前劇透這些“大咖”。
Bsports必一體育
蔣莊德院士是我國高端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技術的開拓者和帶頭人,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EMS高端傳感器等系列產品,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與壟斷,曾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他從“零”不懈攻關,打破技術封鎖,在國內率先將MEMS傳感器技術推向工程應用。其設立“蔣莊德傳感器獎學金”,引導越來越多學子投身傳感器領域,助力我國傳感器領域替代國外技術產品。目前,其科研團隊在高性能柔性壓力傳感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馬玉山院士帶領團隊開發了60多項控制閥新產品,其中24項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先后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3項,取得40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在我國2000萬噸/年煉油、西氣東輸等重大裝備制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多類控制閥產品的進口替代。他表示,世界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智能檢測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環節,為智能制造技術架構提供“眼、耳、鼻”的感知能力,成為穩定生產運行、保障產品質量、提升制造效率的核心手段。
崔大祥,不僅是博士生導師,還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納米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薄膜與微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并于2021年入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其在多功能分子影像納米探針的研制及應用、智能響應的的納米免疫治療與干細胞治療技術、納米傳感器與智能高效納米藥物遞送系統等研究方面有著卓越成就。
在將到來的2024傳感器大會上,崔大祥院士將會帶來《醫工融合促進智能診療傳感器的研發與轉化》主旨分享。
除了上述幾位“劇透”的院士專家外,此次參加2024傳感器大會的還有:陳廣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錢鋒;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雷;歐洲科學院院士Henry H. Radamson(亨利·H·拉達姆森);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沈衛明以及東盟工程技術研究院院士,馬來西亞智能產業協會主席陳志輝等院士專家。
英媒:澤連斯基首次暗示,若能入約,即使烏“被占領土”不會立即歸還,也可能達成停火
“日本人不得入內”,東京面向中國人的非法風俗店激增,還有日本女性在里面工作
中國女足慘遭吊打:18分鐘連丟4球,1-4負世界第11 全場僅1次射正
灣區黃金樞紐之上,有靈魂與底蘊的「世界莊園」廣佛新世界,打版第四代高質量住宅!
《決勝巔峰》首發適配華為Mate X6純血鴻蒙:支持120幀自適應刷新率
160元!我買了臺日本翻蓋機,搞清了小紅書復古手機爆紅的線歲+女性必看!冬日穿搭這3個小技巧,演繹恰到好處的高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