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比亞迪于2月10日19:30在深圳總部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比亞迪提出,希望通過比亞迪“天神之眼”系統,讓每一個人都能暢享高階智駕。
比亞迪1月銷量數據引發行業關注:以300,538輛的業績穩居國內銷冠,海外市場表現尤為突出,乘用車出口66,336輛實現83.4%同比激增,成為集團增長最快板塊,全年海外增長勢頭可期。另據2024年全球車企銷量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5日統計),比亞迪以427萬輛的年度成績躍居全球第五,排名較上年提升四位,刷新本土品牌全球銷量紀錄。
比亞迪“天神之眼”系統的技術架構,展現了中國車企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其核心優勢體現在三個層面的協同創新:
通過激光雷達(仰望U8搭載3顆)、毫米波雷達(最多5顆)、超聲波雷達(12顆)及高清攝像頭(12顆800萬像素)的融合感知,結合自研的璇璣架構中央計算平臺,構建起全天候、全地域的環境模型。這種“冗余式傳感器布局”既能應對暴雨大霧等極端天氣,也能精準識別“鬼探頭”等突發場景。
旗艦車型采用雙Orin X芯片(算力508TOPS),中端車型配置單Orin X(254TOPS),配合端到端大模型算法架構,實現了從環境感知到決策執行的閉環處理。其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已覆蓋全國,在深圳實測中完成10公里城區道路的零接管駕駛。
依托400萬輛智能車組成的車云數據庫,比亞迪每月新增數十萬公里的駕駛數據,通過深度學習不斷優化算法。這種“數據飛輪”效應使其在紅綠燈識別、復雜路口通行等場景的決策速度領先行業30%以上。
國聯證券最新研報指出,智能駕駛技術普惠化正推動行業智能化升級提速,并催生核心零部件需求爆發。比亞迪計劃于2025年大規模落地DP100/300/600系列高階智駕系統,預計新增250萬輛以上高階智駕車型。硬件配置方面,全系標配5R12U12V傳感器組合,其中DP300/600將分別搭載1顆和3顆激光雷達。
在算法布局上,比亞迪已實現高速NOA全棧自研突破;針對城區NOA場景,目前采用供應商+H方案保障短期量產交付,中長期依托規?;囆弯N量和數據積累優勢,加速推進算法自主研發進程,目標形成全域智駕閉環能力,逐步縮小與行業頭部企業的技術差距。
產業層面,高階智駕規模化應用將帶動域控制器、智駕芯片、攝像頭模組、激光雷達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重點推薦比亞迪產業鏈核心企業(比亞迪/比亞迪電子/電連技術),同時伯特利、經緯恒潤、德賽西威等智駕系統供應商,以及地平線、禾賽科技、保隆科技等關鍵技術環節企業均有望深度受益。
比亞迪全面發力智駕帶來顯著的鲇魚效應,各車企將加速智能化發展,激光雷達開始在10-20萬價格帶車型開始滲透;此外,隨著自動駕駛法規完善及智駕技術快速發展,2025年L3自動駕駛有望實現0-1落地。L3自動駕駛相較L2,安全性要求大大提升,激光雷達單車配置數量有望提升。泛機器人市場25年開始放量,開啟第二增長曲線,遠期有望再造N個乘用車市場。綜上,已有機構給予激光雷達行業“推薦”評級,相關受益標的:禾賽科技、速騰聚創、永新光學、炬光科技。
Bsports必一體育
比亞迪將“天神之眼”下放至10萬元級車型的戰略,正在改寫智能駕駛的市場規則
從旗艦車型仰望U8(搭載DiPilot 600系統)到入門級海鷗(6.98萬元起),比亞迪構建了覆蓋全價格帶的智駕產品矩陣。這一策略直接挑戰了“高階智駕=高端專屬”的行業慣例,迫使競品加速技術下沉。據民生證券預測,2025年中國L2+級智駕滲透率將從14%躍升至30%,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
黑芝麻智能A2000系列芯片的量產裝車(騰勢品牌已搭載),標志著國產車規級芯片在智駕領域的突破。此前該市場被英偉達、Mobileye壟斷,而比亞迪采用“英偉達+地平線+黑芝麻”的多源供應策略,既保障了供應鏈安全,又推動了國產替代進程。
比亞迪計劃推出“智駕服務訂閱制”,用戶可按需購買城市NOA、代客泊車等功能。這種“硬件預埋+軟件付費”的模式,或將開啟車企從“制造利潤”向“服務利潤”轉型的新紀元。
比亞迪“天神之眼”的推出,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一場關于產業主導權的爭奪。當智駕功能從“豪華選配”變為“普惠標配”,中國車企正以規模優勢重構全球汽車價值鏈。這場變革的終極目標,或許正如王傳福所言:“讓智能駕駛像空調、ABS一樣成為汽車的基礎功能。”
當然,盡管前景廣闊,比亞迪的智駕戰略也面臨考驗:當前行業對NOA分級、數據安全、責任認定等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例如“無圖城市領航”在不同城市的落地效果差異顯著,可能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 激光雷達、高算力芯片等硬件成本仍居高不下。比亞迪通過自研MEMS激光雷達和優化算法,將DiPilot 100系統的傳感器成本控制在5000元以內,但距離10萬元級車型的盈利平衡點仍有差距。特斯拉FSD V12已在中國啟動路測,其純視覺方案與比亞迪的多傳感器融合路線形成直接對抗。而大眾、豐田等傳統巨頭正通過合資合作加速智駕布局,行業或進入“技術+資本”的雙重絞殺階段。
上一篇:預算323萬在手術室引入多種RFID設備,以規范醫生手術室行為
原模組廠股價翻3倍,車載終端市場“線 物聯之星百強榜 rfid技術領航智能化下半場新紀元!
【灣區物道】引領創新!電子紙成為物聯網設備最佳顯示屏—專訪興泰科技肖緒名
【灣區物道】從硬件到應用,加固計算機產業正式打開“AI+”新篇章—專訪億道信息劉遠貴
【灣區物道】多傳感融合感知技術,開創”智慧養老”新紀元—專訪精華隆徐友華
【灣區物道】RFID如何助力物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專訪盈芯科技方向東
Datacard 德卡CD800證卡打印機 原裝彩色帶535700-002-R002 650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