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正成為資本市場投資主線之一。但市場的高預期與技術演進的弱現實,形成極大的張力。
去年,僅國內就有至少總規模數百億元的產業基金成立,但4月的北京機器人半馬比賽卻揭示出,當下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還面臨不小的技術挑戰。
5月6日盤后,2024年度科創板機器人行業集體業績說明會舉行,瑞松科技、步科股份、埃夫特、奧比中光、蘭劍智能等產業公司集中參會。
投資者關心的話題聚焦在AI應用情況及國產化率,某種程度反映了目前市場對于技術演進的樂觀和對具身智能產業是否受到中美關稅戰影響的擔憂。
整體而言,前述上市公司大多表示AI已與產品研發深度融合,采購則基本實現國產,原材料供應鏈保持穩定。這與記者此前的調研基本相符,某頭部機器人本體公司銷售負責人稱現在行業國產化率已達八成左右。
生成式AI的出現,讓機器人具備了自主進化的潛力。機器人與AI結合,進一步形成具有具身智能的人形機器人、新型復合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各種形態機器人。
步科股份主要為各類機器人提供動力解決方案,基于i-Kinco集成技術平臺,以電機技術為核心,組合驅動器、編碼器、減速機、輪轂等多種核心部件,推出集成式伺服輪、關節模組、輪轂一體機、旋轉頂升模組、舵輪模組等解決方案型產品,同時,也提供行業驅動器、機器人專用HMI等產品。
步科股份董事長、總經理唐咚稱,公司募投項目“常州智能制造生產基地”主要用于擴充產能,生產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伺服模組、人機界面、PLC、變頻器等核心部件。
對于人形機器人,唐咚透露,正在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為人形機器人提供無框力矩電機及關節模組平臺部件等產品,已經與國內部分頭部人形機器人客戶建立合作,并形成批量訂單?!肮局攸c關注運動控制和動力解決方案技術的提升,同時也會著眼未來,在多模態融合的發展趨勢下,積極探索智能動力解決方案的發展,助力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據了解,目前,步科股份第四代無框力矩電機正在研發中,將在重量、工藝和成本等方向進一步優化,同時,在第四代后面,新一代產品已經開始預研。
奧比中光董事長、總經理黃源浩表示,近兩年,公司陸續打造出能夠理解和執行語音任務的大模型機械臂1.0和2.0。其中,2.0版大模型機械臂演示方案融合了公司自主研發的Gemini系列相機、Femto系列相機及自研AI算法,顯著提升了機械臂在識別、抓取和操作復雜物體時的精度和效率,實現精準定位物體和高效執行動作。
此外,奧比中光于今年4月發布定增預案,部分募集資金將投向AI視覺及多模態感知技術研發,主要包括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傳感器邊緣計算技術、“手-眼-腦”融合技術等核心技術研發,可幫助機器人實現精確感知、空間建模、語義理解等能力。
蘭劍智能董事長吳耀華也表示,在智能裝卸機器人、拆碼垛機器人、視覺檢測系統等產品已采用人工智能AI算法進行識別和控制,同時也在布局接入開源模型的機器人產品研發及基于深度強化算法的調度系統開發。未來,其將持續探索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與工業機器人和智慧倉儲物流系統的深度融合,以實現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智能物流管理和智能制造。
人形機器人正在成為各地政府、產業龍頭爭相布局的賽道,但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當下,供應鏈安全上升為投資者極度關心的問題之一。
以埃夫特為例,其深耕工業機器人賽道,是國內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2024年其工業機器人出貨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30%,遠高于市場整體增長水平。
Bsports必一體育
有投資者詢問,“公司目前供應鏈國產化情況如何?是否有部分零部件依靠進口?公司如何評估并提高供應鏈國產化率?”
埃夫特董事長、總經理游瑋稱,“目前公司的關鍵部件國產化率已達到95%以上,其中控制器的自主化率已達99%以上,只有少量元器件會采用進口。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和自主化率的提高對公司供應鏈安全可控及降本控費等方面有重大推動作用。公司在新產品開發和現有產品迭代過程中重視國產供應鏈的開發,以持續提升相關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
瑞松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孫志強則表示,公司目前在部分機器人、控制系統等方面仍以進口產品為主,其他環節大部分可實現國產,并進行自主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孫志強還透露,當前正處于制造業供應鏈自主創新的契機,其公司的部分客戶提倡產線現地化。
唐咚對此表示,“公司目前原材料進口比例較低,大部分材料都是國內采購。針對進口采購的部分原材料,公司也有相應的自出創新方案。”
黃源浩表示,對標英特爾RealSense產品,公司已打造出自主可控的3D視覺感知系統體系,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已達到3D視覺行業領先水平,部分指標完成了超越。
黃源浩稱,“未來,面向人形/具身智能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等)等各類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演進,公司將不斷優化產品/方案性能,通過研發多模態感知融合技術、建立模塊化產品矩陣等,加速實現自主創新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