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衛星遙感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衛星遙感帶來重大機遇;與此同時,農業精細化管理需求對衛星遙感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空間技術與大數據的融合為農業衛星遙感提供強有力支撐。農業衛星遙感市場正經歷一個重大轉變,從傳統的數據驅動模式向 AI 智能驅動模式演進。
·最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加快推動農業保險和農業金融的發展,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促進遙感技術在農業保險中的應用。根據泰伯智庫的整理統計,從2019年到2023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672億元增長至1430億元,增加了113%。
·農業精細化管理需求對衛星遙感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為更好地滿足農業精細化管理的要求,高分辨率影像、多光譜與高光譜影像、實時監測與數據共享平臺以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發展將成為重要趨勢。未來,衛星遙感技術或將演變為定制化服務平臺,整合多源數據,為農業管理者提供更個性化、全面的決策支持。
·從產業鏈來看,目前國內農業衛星遙感一體化服務的市場規模占比最大。泰伯智庫預測,國內農業衛星遙感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到2027年,農業衛星遙感市場的規模將超過37億元。在2019-2023年期間,占比達到63.24%。泰伯智庫預估,未來五年一體化服務的市場規模占比將進一步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專業人員和專業知識的儲備相對不足,用戶越來越傾向于采購綜合化的解決方案。
·深化農業金融保險領域的應用。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以適應金融保險行業對高精度、 高可靠性數據的需求。同時,通過與金融保險機構的緊密合作,進行實踐驗證和案例積累,展示遙感技術在提高保險理賠效率、降低風險評估成本等方面的實際效益,從而促進遙感技術在農業金融保險領域的深入應用。
·推動多源數據融合應用。未來農業遙感將依賴于多源數據融合,包括衛星、無人機和地面傳感器數據。農業遙感企業應開發有效的數據融合技術,以提供綜合的農業監測服務,幫助農民和農業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
·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提升服務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使農業遙感服務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通過構建和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企業可以自動識別作物病蟲害、評估作物生長狀況和產量,幫助農業生產實現高效管理和優化。
必一運動官網
- 本文中內容與相關數據均來源于泰伯智庫近日發布的《中國農業衛星遙感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機遇研究報告》(點擊可跳轉)